商业银行不良率不断逼近银行业风险2%警戒线。同时关注类贷款的节节攀升也对银行不良贷款造成较大压力。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不良贷款证券化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可以更市场化、批量化、透明化的转让不良贷款的渠道和手段。
本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市场现状进行介绍,重点分析不良贷款证券化项目特点、评级思路及关注要点,以期为未来进一步开展不良贷款证券化提供参考。
不良贷款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其不良贷款(Non-Performing Loan, NPL)转让给一个特殊目的载体(SPV),由该 SPV 以不良贷款资产池为抵押,以资产池未来产生的现金流作为偿付来源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过程。
一、市场现状概览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宏观经济增长疲软及部分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恶化,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日益凸显,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至 1.59%,不良率不断逼近银行业风险 2%警戒线。与此同时,关注类贷款余额也在节节攀升。
关注类贷款相对于正常类贷款更容易向次级、可疑、损失等不良贷款迁移,因而关注类贷款的增长也对银行不良贷款造成较大压力。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将会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埋下隐患。
目前商业银行主要处置不良贷款手段主要包括正常催收、资产变现、债务重组和债券转让等方式。这些方式各有其优劣势,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不良贷款证券化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可以更市场化、批量化、透明化的转让不良贷款的渠道和手段。不良贷款证券化可以使银行在不增加负债的前提下回收资产的贷款本金,将大量不良贷款以证券化的方式转化为众多投资者中的债券,增加了资产的流动性,更有利于分散银行业整体的金融风险。
同时,不良贷款证券化有助于加速商业银行向“轻资产”经营的转型发展,提升银行主动管理和配置资产的能力。在这之中,商业银行可通过投资次级档证券、担任贷款服务商收取资产处置服务费用以及超额服务费等方式合理回流不良贷款处置后产生的超额收益。
二、不良贷款证券化项目特点
由于不良贷款证券化入池资产均为不良贷款,其在基础资产方面和交易结构设置等方面与一般ABS 产品相比存在不同的特点。截至目前,我国总共发行了 4 单重整资产证券化产品,每单产品的优先级证券本息均已正常兑付,其产品状况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分层较为简单。由于基础资产信用质量差,回收金额和时间均不确定,再加上市场对资产证券化还比较陌生,对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还抱有保守态度,因此交易结构设置较为简单,仅分优先级和次级两档证券。
第二,基础资产笔数较多且金额较大。较多的基础资产笔数可以提高资产池基础资产分散性,并使现金流尽量保持稳定。同时较大的基础资产金额可以形成规模效应,节约发行成本。
第三,证券发行总额小于资产池未偿本金总额,小于资产池预期回收金额总额。由于资产池均为违约贷款,其未偿本金很难足额回收,因此证券发行总额通常小于资产池未偿本金总额;同时,为了保护投资者,提高证券发行成功率,证券发行总额通常还小于资产池预期的回收金额总额。
第四,产品存续期限低于初始预期。历史发行过的四单项目实际回收情况均较好,导致产品存续期限低于初始预期。这体现了不良贷款估值的重要性。有完善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情况下,对贷款进行逐笔估值,才能更准确估计产品的存续期限。
第五,发起机构自留全部次级且多数提供流动性支持。历史发行的四单项目均为发起机构自留全部次级。由于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风险较大,自留次级能够做到风险自担,加强投资者对优先档证券的信任,同时可以获取次级超额收益。而由于不良贷款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提供流动性支持保证了期间债券利息的及时偿付。若未来发起机构有出表需求,可能会降低次级的自持比例,且流动性支持也会对出表造成较大影响。
三、不良贷款证券化的评级思路
一般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本评估思路是先采用蒙特卡洛模拟、静态样本池或动态池等方法测算出基础资产的组合信用风险,然后根据交易结构特征测算基础资产的现金流恰好能够满足受评证券本金和利息支付要求的概率,进而参考理想违约率目标确定该证券的信用等级。
不良贷款证券化的思路也与一般资产证券化类似,但是由于一般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通常情况下为正常类贷款,因而组合信用风险分析侧重于对基础资产违约情况的判断,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已经违约,且资产回收金额和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较大,因此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主要取决于不良贷款的回收情况,在组合信用风险评估时,更侧重于对贷款的回收金额和回收时间进行估计。
从回收金额角度来看,主要取决于借款人的偿债意愿和偿债能力,借款人所处的行业的景气程度、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涉及到保证人还需要考察保证人的经营情况及偿债能力等,此外,对于抵质押物的分析时,应着重考察抵质押物的类型、权属是否清晰、处置抵质押物所在地的司法环境是否健康等;而从回收时间的角度来看,处置不同贷款的方式决定回收时间的不同,如批量转让的贷款效率较高,而通过贷款重组、法律诉讼处置抵质押物等手段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需要考察资产不同的处置方式及不同的回收时间。
依据每笔贷款预期回收率和预期回收时间及回收率服从的回收率分布和回收时间服从的回收时间分布,进行数十万次的蒙特卡洛模拟,每次模拟得到相应的现金流分布情况,多次模拟考察了现金流对证券的覆盖程度。同时,在现金流模型中增加了提前还款率、利差、回收率和回收时间等压力条件。最终可获得量化模型的指示信用等级。
四、不良资产证券化关注要点
1、需要认识到宏观经济不景气背景下,不良贷款处置难度可能加大。
从之前发行的几单不良贷款证券化来看,相对较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其基础资产回收好于预期的重要因素,此外历史回收中包括土地房地产在内的不动产抵押物是回收的重要支撑,这很大程度是受益于过去十年地产上升周期的资产增值效应,未来在土地、房地产市场普遍面临压力及制造业过剩产能整合价值较低的预期下,整体回收预期可能走低。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宏观经济不景气不仅直接加大了资产处置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过重组等其他方式处置不良贷款。
2、需要深入的分析基础资产偿债来源的可靠性与及时性。
由于入池资产中的贷款均为非正常类贷款,绝大部分借款人并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还款计划还款,因此需要更加严格的审查对借款人、保证人以及抵质押物追偿的可行性和及时性。从不良贷款的实际处置来看,借款人所处的行业的景气程度、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涉及到保证人还需要考察保证人的经营情况及偿债能力等,此外,对于抵质押物的分析时,应着重考察抵质押物的类型、权属是否清晰、处置抵质押物所在地的司法环境是否健康等。
3、需要更加严格的资产重组技术标准。
由于入池资产为非正常类贷款,基础资产信用质量通常较差,未来实际的现金流入不符合预期现金流分布可能性更高,在对保证人及抵质押物追偿的金额和时间分布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对评级过程中借款人的金额占比、行业分布、地区分布等资产重组技术要求更严格。
4、需要确定较高的超额抵押比率。
由于资产池均为违约贷款,其未偿本金很难足额回收,因此证券发行总额通常小于资产池未偿本金总额,因此其超额抵押(基础资产本金/证券发行本金)率通常大于 1,这与正常类贷款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有较大不同。在确定超额抵押比率需要对基础资产价值、相关成本的计算有较高的要求。
5、对贷款服务机构有更高的要求。
与正常类贷款证券化产品的贷款服务机构相比,不良贷款服务机构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清收不良贷款人员。因为不良贷款的回收可能会主要涉及法律诉讼、强制执行程序等多种手段,而不同的管理团队在对资金回收的金额及时间上会有较大的差别。
6、服务商提供流动性支持是信用增级的重要方面。
与 CLO 和汽车贷款 ABS 不同,不良贷款证券化通常由服务商作为流动性支持机构,为优先级证券的本息偿付提供流动性支持,进一步提高了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信用质量。而如果没有服务商的流动性支持,一般也需要其他的流动性支持机制,如建元项目设置了流动性储备账户。